短距離非同步傳輸
電腦傳送的資料基本上都是bit
而傳遞的形式,則是電流,電磁波或光
有線:電流
無線:radio , frequency
光則可用在有線與無線
例如:光通訊在有線環境上使用光纖 , 雷射光,紅外線則是無線的應用
本章主要談論電腦如何編碼為不同的形式,並透過傳輸介質來傳送
傳輸介質的進步
資料編碼技術的進步
讓data rate提升
網路效能衡量方式有二
1)bandwidth,data rate,bps 大
2)delay 小
資料編碼後是電的訊號
無法告知對方receiver何時是開始何時是結束
要讓對方正確知道
就要靠編碼技術
編碼要包含控制control(start bit , stop bit)
不過這些其實都是overhead,要浪費一些頻寬
為了讓不同的設備可以交互運作
大家都要遵循一定的標準
ITU- voice network
EIA - data + voice
IEEE
訊號定義的重點
1)Timing of signal
太短會錯過,太長會浪費時間
2)Voltage
編碼方式
level trigger : 到達某個level
edge trigger:高低電壓的轉換
RS232標準通訊協定
一開始要送start bit , 結束時送stop bit , 中間則是data
中間要規範每一個timing是多長
Baud rate:每秒訊號能改變的次數
framing error:定義的標準timing不同,造成解讀也會 不同
全雙工:雙方都可以同時送收資料
半雙工 :一次只有一方可以送收
DCE-電腦 (兩個DCE相接,需要cross-over)
DTE-終端設備
通訊要考量三個問題
1)訊號傳送的延遲時間
2)訊號會衰減
3)雜訊會干擾
solution:
1) repeater (解決訊號衰減問題)
2) error checking,error recovery (ex:parity check,crc check) (解決雜訊干擾)
第一層physical link,
第二層logical link(error checking,error recovery)
第三層error-free link
編碼技術的進步,讓data rate可以提高
例如:使用DWDM技術來編碼,把光變成multiple的channel,但都在同一條fiber上
ADSL一樣使用電話線路,速度為何快很多?
因為利用資料壓縮技術
1byte-8 bit
如果能用6bit來表示,compacity就會提高
利用multiple channel的概念
雖然是一條線,但可以切成兩個頻譜
利用兩個不同頻段的載波,把資料編碼在載波上
上傳下載可同時在一條線上
利用多工方式來增加data rate